即時新聞:
麻辣開講
 東協政壇華人領袖簡介(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2017-01-24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前天寫了一篇有關「副總統」文章提到菲律賓副總統萊尼、羅布雷多(中文名字林麗妮)係閩南人媳婦,引起一些朋友的好奇與興趣;其實南洋各國的華人政治領袖很多,其中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的國父都是華人;台灣要推動「新南向政策」,有必要多了解一些東協各國的華人政治領袖;南洋各國的華人商業領袖多如牛毛,其實政治領袖也不少,隨著中國的崛起有很多政治領袖還不絕於途的到閩粵各地尋根祭祖,連身為華人之孫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都趕忙跑到中國去拉關係,可見「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對於這些華人、華裔都是咱新南向政策最佳的夥伴,值得多加強認識交流互助合作。

林麗妮副總統的夫君林炳智是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池店鎮赤塘村人,曾任菲律賓內政部長,因空難而過世,後由林麗妮繼承政治衣缽,林炳智雖為旅菲第四代並已歸化菲國籍,惟包括他本人在內之各代先祖都常回晉江祭祖聯絡,孫媳婦林麗妮當選菲律賓副總統時晉江林家還曾大大熱鬧迎神謝神慶祝一番;除此之外,前馬尼拉市長林雯洛(曾任國會議員)都是歸化菲國之華人

自1403年(永樂元年)明成祖首度命令鄭和出使泰國後又於1405年至1433年七次命鄭和出使西太平洋、印度洋30多個國家與地區,不但使大明皇朝聲威遠播同時也引來很多華人移民至南洋與印度洋諸國,尤其是中南半島各國,也讓很多華人在這些地方開枝散葉、飛黃騰達,甚至建國興邦,最有名的是18世紀初華裔鄭信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另外一位菲律賓華裔柯黎剎醫師(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羅山上郭村人,故也可能是叫郭黎剎,因很多姓郭的在菲律賓都被翻成姓柯,譬如「柯拉蓉」是也)他在1882年至1892年在歐洲及菲律賓大力撰文宣傳菲律賓西班牙統治當局之暴政,喚起菲律賓人民的抗暴意識,而在柯黎剎被西班牙統治當局槍斃之後爆發菲律賓之大革命,菲律賓人遂尊稱柯黎剎為國父;最後是世界近代史最有名城市國家新加坡建國總理暨國父李光耀(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浦縣人、為第四代華裔),1950年後開始領導新加坡成為自治邦,後發展為獨立建國,他以威權統治把新加坡建為世界一流的經濟強國,是南洋諸國唯一的已開發國家,現任總理李顯龍是其兒子,新加坡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華人,故其政治領袖(包括反對黨領袖)絕大部分是華人。

泰國也是甚多華人聚集地,除了鄭信建立「吞武里王朝」外,泰國很多任總理、副總理都是華人,從鄭信後的第3任、第7任、第8任總理都是華人,第17任的差猜.春哈旺於1990年還回福建澄海東里掃墓省親,其後的第18任、第19任(中文名字蘇欽達)、第20任(呂基文)、第21任(馬德祥)、第22任、第23任(就是現在流亡海外的塔克辛、欽納瓦、中文名字叫丘達新,曾帶家人回廣東省梅州市大浦縣尋根),第25任的李沙馬(也當過曼谷市長)、第27任的袁馬克、第28任的盈拉、欽納瓦(邱達新妹妹、泰國第一位女總理),連現任的總理帕拉育、詹歐查都是華人;另外擔任過副總理的有巴實、干乍那越(許敦茂、也當過國會議長)、披猜‧叨達年(陳裕才)、針隆.西蒙(盧金河)、頌奇(曾漢光)、林日光(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另外旺蒼.三詩(陳其文)擔任過國會議長、阿披叨(李勝利)擔任過曼谷市長;由此觀之,二百多年來的泰國總理有一大半是由華裔擔任的,所以泰國未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排華運動」,因為一發動「排華」就可能「排」到位高權重的總理自己,就要連根都「排」掉了。

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是回教國家,對華人掌握經濟金融大權很有意見(這兩國的首富郭鶴年和林紹良都是華人)也時常發生排華事件,因此政壇華人領袖較少,在印尼曾於蘇哈托總統時代有一位鄭建盛擔任貿易工業部長,最近則有郭建義擔任經濟與金融部長和國家發展計劃部長,馮慧蘭擔任貿易部長,不過這兩位都是學者出身,不是真正選舉出身的政壇人士;倒是現任的雅加達市長鍾萬學是較異類,這位出身廣東省梅州市的客家人(客家小名叫阿學),他是學有專精的地質工程師,屬於工程專業人士,因其專業獲市長佐科維多多提名出任副市長,並於佐科維多多競選總統時代理雅加達特別市市長、並在之後的補選中當選這個人口是新加坡國兩倍以上的城市市長,他是全球華人在大中華地區之外治理城市人口最多的華人,最不簡單的是他以「兩小」(非印尼人和非回教徒)身份當選這個回教人口(2.5億人)最多國家首都之市長,這真是真正的華人之光。

多了解一些東協國家之人文國情風俗文化尤其是佔當地經濟社會非常重要地位的華人、華裔、華僑,這是咱新南向政策很重要之資產,再加上30年來來台工作已逾300萬人的外勞,這是咱新南向政策首要發展關係的社會資源,人不親土親,要發展經濟關係就從人際關係開始發展,東協各國的華人經濟領袖很多,吾人較不知的政治領袖也很多,希望本文能引發大家之注意。(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