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政府與伊甸基金會合作,6月於湖口成立全鄉首間身心障礙者日間作業設施—「以利亞小作所」,就近提供障礙者各項服務與支持。患有自閉,畢業後在家兩年的小育,來到「以利亞小作所」後,正朝著咖啡師的夢想邁進!(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大成報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竹縣湖口鄉係新竹縣身心障礙人口與比例上第三多的鄉鎮,然而,在地的日間作業單位量能不足,許多身心障礙者高中畢業後,只能選擇待在家中,缺乏學習成長的機會,家庭照顧者也面臨沉重的照顧壓力。因此,新竹縣政府與伊甸基金會合作,6月於湖口成立全鄉首間身心障礙者日間作業設施—「以利亞小作所」,就近提供障礙者各項服務與支持,並減輕照顧者負擔。竹縣府與伊甸更將以利亞小作所定位為「身障者的夢想基地」,盼為他們開啟職場新頁,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
▲小育的爸爸(左)來到伊利亞小作所探班,第一次喝到孩子為自己手沖的咖啡。(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有別於傳統的身心障礙日間作業設施,以利亞小作所跳脫框架,以「咖啡」為核心,為障礙者量身打造培訓課程。在明亮且溫馨的學習空間中,從咖啡豆的挑選、烘焙、手沖技巧,到產品包裝設計,老師們在每個環節上耐心指導,也運用巧思,將咖啡渣「曬乾再利用」,讓學員沒有壓力地反覆練習,感受沖泡時間與流速的差異,希望引發學員興趣,建立成就感。
20歲的中度自閉青年小育,高職畢業之後的兩年多,多半在家畫畫、看電視。來到以利亞小作所雖然短短兩週,但他已能適應環境,時常看見他在午後的健康操活動上,大展身手。而過去,小育在家習慣沖泡即溶咖啡,未曾接觸過手沖,但在教保員耐心指導下,現在,磨豆、沖泡等步驟都難不倒他,甚至會提醒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並向老師回報工作進度。小育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明顯進步,現在還能勝任環境清潔的工作,之後老師也將為其安排拼豆、繪畫等多元課程,加強他的手部精細動作。
▲小育(右)在伊甸教保員莊嫚婷左的指導與陪伴下,逐漸熟悉手沖咖啡的技巧。(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小育爸爸說,孩子來到小作所後,情緒漸漸穩定,臉上笑容也明顯變多了。回想當初參觀小作所時,原本對孩子的適應還有些擔心,但教保員的熱情,舒適溫馨的氛圍,以及完善的環境,讓他逐漸放下心來。現在,爸爸每天都會到小作所探班、送便當,也終於品嘗到第一杯,孩子為自己沖的咖啡。香醇風味中,是小育滿滿的心意與感謝。
伊甸新竹區區長黃聖文表示,促進障礙者的社區適應與融合,是以利亞小作所的首要任務。未來除了規劃販售由身障學員製作的「以利亞咖啡」,讓社會大眾能直接感受學員們的用心與努力,也將設計開放空間,讓障礙者與社區間,能在自然的情境下互動,達到共融目標。不僅如此,小作所將跟務農的小育爸爸合作,安排學員體驗插秧、捲秧苗等農務,讓他們有多元的職業陶冶與訓練機會。盼藉著豐富且個別化的服務,讓身障朋友可以運用社區資源持續學習,也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機會與空間。
▲小育(右)透過拼豆課程練習手部的精細動作。(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以利亞小作所預計招收15位學員,服務對象為竹縣18歲以上身心障礙者,每週一至五,八點至下午五點提供服務。新竹縣政府與伊甸基金會誠摯歡迎有需求的民眾來電洽詢,讓更多身心障礙朋友有機會加入這個充滿愛與希望的大家庭。洽詢專線:(03) 590-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