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因應高齡人口快速增長,自 99 年縣市合併後,臺南市成立「臺南市政府照顧服務管理中心」,由社會局統籌推動長期照顧服務。從長照 1.0 到 107 年推行的長照 2.0 政策,臺南市積極建構服務資源,如今已建置 70 家 A 單位、1,101 家 B 單位、406 家 C 單位 。自 110 年起,服務涵蓋率連續四年位居六都之首,達 95.62%,累計超 7 萬人受惠,服務人次逾 2,386 萬。該市長照工作成績亮眼,連續多年在地方衛政考評中位列六都前三,並於 113 年榮獲臺灣永續行動獎社會共融金獎。
市長黃偉哲宣布,隨著長照 3.0 即將實施,自 114 年 7 月 1 日起,長照業務將從社會局移交至衛生局。此舉旨在結合衛生局醫事管理專業,加速推動長照 3.0 政策,整合照顧資源,落實「醫照合一」服務模式。
社會局局長郭乃文表示,即便長照業務移交,社會局仍將持續負責第一線關懷長者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業務。目前臺南市設有的 406 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未來將由社會局老人福利科統籌,並整合高齡長者福利政策與資源,創新服務模式,滿足長者多元生活需求。
此外,7 月 1 日起社會局進行組織改制,將「婦女及兒童少年福利科」拆分為「兒童福利科」及「少年及婦女福利科」。「兒童福利科」將強化 0 - 2 歲嬰幼兒托育服務及機構管理;「少年及婦女福利科」則負責兒童少年權益維護、性別平權倡導,以及特殊境遇和新住民家庭婦女福利服務等工作,期望借此深化福利業務,促進人員專業發展。
臺南市在長照服務領域的深耕與創新,彰顯了政府對高齡社會挑戰的積極應對。長照業務的移交與組織改制,體現了資源整合與專業化服務的升級思路。不僅延續對長者的關懷,更兼顧兒童、少年及婦女福利,這種全方位的民生服務布局,有利於提升市民生活福祉,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溫度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