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臺南市將於 7 月 1 日在北區成功里活動中心辦理「臺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 4 期新建工程(東工區)公聽會」,然而此公聽會公文未直接發給沿線住戶,僅懸掛於永康區中華路與中央路口路燈桿上,引發沿線住戶不滿,台南市反北外環南移自救會組織上百戶居民簽名連署抗議,並在公聽會現場拉白布條表達反對立場。
台南市反北外環南移自救會表示,市府此前未與沿線住戶充分協調,此次公聽會公文發放方式更是激化矛盾。原本僅永康甲頂里住戶連署反對,如今北區華德里、文元里等 6 個里住戶也加入,參與連署已超百戶。1 日公聽會現場,上百位居民到場抗議,市議員許至椿、蔡宗豪、陳怡珍等人亦前往旁聽。
自救會提案人蔡善甄指出,北外環 4 期工程最早規劃從新市沿鹽水溪北岸堤岸架橋至安平,此方案沿線住家少,且適合興建交流道。但幾年前市府決定路線「截直取彎」,南移橫跨鹽水溪,並在永康中華路架設高架橋,引發居民強烈反對。112 年,內政部營建署曾因居民抗議暫緩工程設計,要求市府確定路線並協調民眾 。
永康中華路居民郭泰麟表示,北外環原規劃沿鹽水溪北岸,旨在連結新市科學園區與安南區科技工業園區,帶動產業發展,如今南移後未經安南區科技工業園區,偏離原規劃意義。前市議員吳清遊也稱,市府未遵循總統府要求與民眾協調,公聽會內容仍為南移計劃案。
公聽會現場,民眾幾乎一致反對北外環南移,主張沿鹽水溪北側興建,將橋墩設於河床。與會議員則表示不反對北外環興建,希望聽取民意重新規劃,讓下次公聽會獲得沿線居民認可。
城市重大工程建設本應以民為本,充分協調溝通。此次北外環道路工程公聽會暴露出的問題,反映出規劃方與居民間的矛盾。公文發放不當、缺乏前期協商,致使民眾不滿情緒激化。城市建設需兼顧發展需求與居民權益,唯有傾聽民意、科學規劃,才能實現多方共贏,推動工程順利進行。